為什麼槓鈴划船是背部訓練的黃金動作
槓鈴划船英文(Barbell Row) 被譽為「背部訓練的黃金動作」,尤其對於追求厚實背肌、改善體態的健身者而言,這項動作能同時刺激背闊肌、斜方肌、菱形肌等關鍵肌群,打造如倒三角般的立體背部線條。相較於孤立訓練器材,杠鈴划船透過複合式動作整合全身協調性,不僅提升肌肉力量,更強化核心穩定性與軀幹抗旋轉能力,對長期久坐族群常見的圓肩、寒背駝背問題有顯著矯正效果。

槓鈴划船練哪裡
槓鈴划船動作軌跡能完整覆蓋背部肌肉的伸展與收縮範圍,是背部訓練必學動作。當你以正確姿勢(挺胸收腹、手肘貼近身體)拉起槓鈴時,背闊肌將承擔主要負荷,而斜方肌與菱形肌則協同穩定肩胛骨,這種多肌群聯動特性,使訓練效率遠超一般單關節動作。此外,「槓鈴划船教學」中常強調的軀幹角度控制,還能同步鍛鍊核心肌群,預防腰部代償受傷,堪稱兼顧功能性與安全性的訓練選擇。
- 背闊肌:負責背部的主要厚度與寬度。
- 斜方肌:幫助穩定肩胛骨,提升上半身姿態。
- 菱形肌:位於斜方肌深層,負責肩胛骨的內收與穩定。
槓鈴划船正手反手有什麼不同
槓鈴划船的正手和反手握法在訓練效果和動作細節上有明顯差異。正手握法是掌心向下,雙手距離略比肩寬,主要鍛鍊背部肌群如斜方肌、菱形肌和後三角肌,動作軌跡較長,對核心肌肉穩定性和背部控制力要求較高,適合中高階訓練者。以下會分別詳細說明杠鈴划船做法

正握槓鈴划船
起始姿勢
- 站立姿勢:雙腳與肩同寬站立,膝蓋微彎,保持背部挺直,核心收緊。
- 握法:掌心向下(正手)握住槓鈴,雙手距離略比肩寬。
- 身體前傾:髖部向後推,上半身向前傾斜至與地面約呈45度角,保持背部自然弧度,避免圓背。
- 槓鈴位置:槓鈴自然下垂,位於膝蓋前方,手臂伸直。
動作執行
- 拉起槓鈴:收緊肩胛骨,利用背部肌群的力量將槓鈴沿大腿向上拉至下腹部或肚臍位置。注意肘部向外打開,與身體呈約45度角。
- 頂峰收縮:在最高點時,稍作停頓,感受背部肌群的收縮。
- 下放槓鈴:控制速度,慢慢將槓鈴下放至起始位置,保持背部挺直,避免圓背或聳肩。
注意事項
- 背部姿勢:全程保持背部挺直,避免圓背或過度拱腰,以免造成下背部壓力。
- 核心收緊:核心肌群保持緊張,穩定身體,避免身體搖晃。
- 肘部位置:肘部應向外打開,與身體呈約45度角,以確保背部肌群主導發力。
- 動作節奏:拉起時用力,下放時控制速度,避免利用慣性完成動作。
- 重量選擇:選擇適合的重量,確保動作標準,避免因過重導致姿勢變形。

反握槓鈴划船
起始姿勢
- 站立姿勢:雙腳與肩同寬站立,膝蓋微彎,保持背部挺直,核心收緊。
- 握法:掌心向上(反手)握住槓鈴,雙手距離與肩同寬或略窄。
- 身體前傾:髖部向後推,上半身向前傾斜至與地面約呈45度角,保持背部自然弧度,避免圓背。
- 槓鈴位置:槓鈴自然下垂,位於膝蓋前方,手臂伸直。
動作執行
- 拉起槓鈴:收緊肩胛骨,利用背部和肱二頭肌的力量將槓鈴沿大腿向上拉至上腹部或胸骨位置。注意肘部靠近身體,不要向外打開。
- 頂峰收縮:在最高點時,稍作停頓,感受背部肌群的收縮。
- 下放槓鈴:控制速度,慢慢將槓鈴下放至起始位置,保持背部挺直,避免圓背或聳肩。
注意事項
- 背部姿勢:全程保持背部挺直,避免圓背或過度拱腰,以免造成下背部壓力。
- 核心收緊:核心肌群保持緊張,穩定身體,避免身體搖晃。
- 肘部位置:肘部應靠近身體,不要過度外展,以確保背部肌群主導發力。
- 動作節奏:拉起時用力,下放時控制速度,避免利用慣性完成動作。
- 重量選擇:選擇適合的重量,確保動作標準,避免因過重導致姿勢變形。
槓鈴划船常見錯誤
- 圓背:上半身過度前傾或核心不穩,導致背部彎曲。
- 聳肩:過度使用斜方肌上部,忽略背部發力。
- 肘部外展:肘部過度向外打開,減少背部肌群的參與。
- 利用慣性:身體搖晃或快速拉起槓鈴,降低訓練效果。

槓鈴划船重量選擇
選擇重量時,訓練應切記寧輕勿假,以能保持正確姿勢並完成目標次數為原則
- 初學者:建議從輕重量開始,專注於動作控制與肌肉感受度,動作軌道等等。
- 進階者:可以選擇一個能讓你在最後幾次動作中感到挑戰的重量,但仍能保持良好姿勢。
- 測試方法:如果你能在完成10次動作後仍感覺有力氣再做2-3次,則重量可能過輕;如果動作變形或無法完成目標次數,則重量過重。
啞鈴划船
如果健身中心沒有槓鈴,有沒有槓鈴划船替代動作?使用啞鈴划船是不錯的選擇,啞鈴划船可以單手或雙手進行,主要針對背闊肌、斜方肌、菱形肌和後三角肌。以下是單手啞鈴划船的具體做法和步驟

單手啞鈴划船
單手啞鈴划船起始姿勢
- 站在長凳旁,雙腳與肩同寬,膝蓋微彎。一隻手扶在長凳上支撐身體,另一隻手握住啞鈴。
- 背部保持挺直,核心收緊,上半身向前傾斜至與地面接近平行。
- 啞鈴位置:握住啞鈴的手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向身體。
動作執行
- 收緊肩胛骨,利用背部肌群的力量將啞鈴向上拉至腰部側面。
- 注意肘部靠近身體,不要過度外展。
- 頂峰收縮:在最高點時,稍作停頓,感受背部肌群的收縮。
- 下放啞鈴:控制速度,慢慢將啞鈴下放至起始位置,保持背部挺直。

雙手啞鈴划船
雙手啞鈴划船起始姿勢
- 站立姿勢:
-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膝蓋微彎,背部挺直,核心收緊。
- 雙手各握一隻啞鈴,掌心相對。
- 身體前傾:
- 上半身向前傾斜至與地面約呈45度角,保持背部自然弧度。
動作執行
- 拉起啞鈴:收緊肩胛骨,利用背部肌群的力量將啞鈴向上拉至腰部側面。
- 注意肘部靠近身體,不要過度外展。
- 頂峰收縮:在最高點時,稍作停頓,感受背部肌群的收縮。
- 下放啞鈴:控制速度,慢慢將啞鈴下放至起始位置,保持背部挺直。
啞鈴划船注意事項
- 背部姿勢:全程保持背部挺直,避免圓背或過度拱腰。
- 核心收緊:核心肌群保持緊張,穩定身體,避免身體搖晃。
- 肘部位置:肘部應靠近身體,不要過度外展,以確保背部肌群主導發力。
- 動作節奏:拉起時用力,下放時控制速度,避免利用慣性完成動作。
- 重量選擇:選擇適合的重量,確保動作標準,避免因過重導致姿勢變形。
常見錯誤
- 圓背:上半身過度前傾或核心不穩,導致背部彎曲。
- 聳肩:過度使用斜方肌上部,忽略背部發力。
- 肘部過度外展:肘部過度向外打開,減少背部肌群的參與。
- 利用慣性:身體搖晃或快速拉起啞鈴,降低訓練效果。

坐姿划船是另一個常見的背肌練習動作
常見的5大錯誤及修正方法
即使槓鈴划船是背部訓練的黃金動作,許多健身者在執行時仍容易犯下一些常見錯誤,這些錯誤不僅降低訓練效果,還可能增加受傷風險。以下是5大常見錯誤及其修正方法,幫助你避開陷阱,最大化訓練效益。
槓鈴划船腰酸下背痛
如進行槓鈴划船時出現腰酸或下有痛,很痛可能是軀幹角度不正確,導致腰部承受過大壓力,長期可能引發下背疼痛。具體修正方法:
- 保持核心收緊,背部挺直,避免拱背或過度彎腰。
- 控制動作節奏,避免使用爆發力或過快下放槓鈴。
- 如果腰部有舊傷,可以減少軀幹前傾角度,或使用護腰帶提供額外支撐。
過度使用手臂力量
- 問題描述:許多初學者過度依賴二頭肌與前臂發力,導致背部肌肉參與不足。
- 修正方法:專注於「手肘帶動」動作,想像手肘向後拉,而非單純用手臂拉起槓鈴。可以在訓練前進行背部激活練習,如彈力帶划船,強化背部肌肉的感知度。
手肘向外打開
- 問題描述:手肘過度外展,減少背闊肌的參與,並增加肩關節壓力。
- 修正方法:確保手肘貼近身體,拉起時手肘應指向後上方,而非向兩側打開。可以在鏡子前練習,或請教練協助調整姿勢。
動作範圍不足
- 問題描述:槓鈴下放時未完全伸展手臂,或拉起時未達到頂峰收縮位置,導致肌肉刺激不完整。
- 修正方法:控制動作節奏,確保槓鈴下放時手臂完全伸展,拉起時接近下腹部位置,並在頂峰位置稍作停頓,感受背部肌肉的擠壓感。
呼吸不正確
- 問題描述:訓練時憋氣或呼吸節奏混亂,影響核心穩定性與動作流暢度。
- 修正方法:緊記槓鈴拉起時呼氣,槓鈴放下時吸氣,並多加練習
伸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