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訓練

為什麼要練前臂?3大不可忽視的好處

提升功能性握力|搬運重物/攀岩/運動表現關鍵


「前臂肌肉是人體使用率最高的肌群之一!」從日常提重物、攀岩到網球擊球,強大的握力直接影響運動表現。研究指出, 前臂訓練徒手動作 (如手指懸吊)可增加前臂伸肌群耐力,減少手滑造成的意外。健身愛好者更發現,強化小臂肌肉後,硬舉引體向上等動作的穩定性顯著提升。

預防「前臂肌肉痛」|辦公族/健身者常見痛症解析


長時間打字、滑手機或錯誤的握啞鈴姿勢,都可能導致前臂肌肉痛。物理治療師強調,透過小臂訓練啞鈴 (如反向手腕彎舉)能平衡屈肌與伸肌發展,減少「腕隧道症候群」風險。案例顯示,每週2次針對性訓練,辦公族的手腕痠痛發生率降低47%。

塑造手臂視覺比例|練粗小臂肌肉強化體態


粗壯的小臂是健美體態的「隱形加分項」!透過前臂訓練練粗策略(如高次數啞鈴農夫行走),可刺激橈側腕屈肌增生,打造從手肘到腕部的流暢線條。健身網紅實測,持續8週專項訓練後,小臂圍度平均增加1.5-2公分。

前臂解剖學圖解|一次看懂小臂肌肉群


圖解小臂肌肉結構:橈側腕屈肌vs尺側腕伸肌


前臂肌肉分為「掌側屈肌群」與「背側伸肌群」兩大系統:
橈側腕屈肌:主控手腕向掌心彎曲,可透過前臂訓練握力器擠壓動作強化
尺側腕伸肌:負責手腕後伸與側向移動,適合用啞鈴手腕反向彎舉刺激

掌側屈肌群

掌側屈肌群

背側伸肌群

背側伸肌群

【徒手訓練】零器材強化前臂肌肉

前臂訓練徒手

手指撐地平板式|刺激前臂伸肌群

  1. 呈平板支撐姿勢,但改用「指尖觸地」代替全手掌
  2. 保持核心收緊,維持30秒後休息,重複3組
    效果:同步訓練前臂訓練肌肉耐力與核心穩定,適合居家練習。
前臂訓練徒手

毛巾絞扭訓練法|居家簡易版握力強化


所需器材:一條長毛巾

  1. 雙手握住毛巾兩端,手肘貼緊身體
  2. 像「擰乾毛巾」般向相反方向扭轉,維持張力15秒
  3. 重複10次,感受前臂屈肌的燒灼感

手腕伸展|辦公休息時間5分鐘訓練


針對久坐族的「碎片化訓練」

  • 手臂向前緩慢伸展前臂屈/伸肌群
  • 每次維持20秒,每日進行3-5次
伸展前臂屈肌群

伸展前臂屈肌群

伸展前臂伸肌群

伸展前臂伸肌群

啞鈴×握力器|器材輔助練粗攻略

啞鈴手腕彎舉|正握/反握雙重刺激

  • 正握彎舉:主要鍛鍊掌側屈肌群,使用30%-40%最大重量
  • 反握彎舉:針對背側伸肌群,建議降低重量避免手腕受傷
    進階技巧:在動作頂端停留2秒,增加肌肉張力時間。
反握啞鈴彎舉

反握啞鈴彎舉

反握槓鈴彎舉

反握槓鈴彎舉

 握力器進階5式|從新手到高強度訓練

新手

重量:20-30kg,單手慢速擠壓,每組15次

進階

重量:50-70kg,爆發式擠壓+靜態維持10秒

啞鈴農夫行走|同步提升握力與小臂肌肉

健身房前臂訓練黃金動作:

  1. 雙手各握一隻啞鈴(男性建議20kg+/女性10kg+)
  2. 保持挺胸行走60秒,當手掌開始滑動時即為有效訓練訊號
  3. 每週2次,小臂圍度成長效果顯著

專業級前臂訓練菜單|週計畫安排

 新手入門菜單|一週2次低強度訓練

  • 週一:毛巾絞扭(3組×12次) + 手指平板式(3組×30秒)
  • 週四:啞鈴正握彎舉(3組×15次) + 握力器擠壓(3組×10次)

增肌期強化菜單|高頻率啞鈴組合訓練

  • 每日超級組
    → 啞鈴反向彎舉(12次)→ 立即接農夫行走(60秒)
    → 休息90秒,重複4輪

預防過度訓練|肌肉恢復週期與飲食建議

  • 前臂屬「耐力型肌群」,訓練後需48小時恢復期
  • 補充鎂與Omega-3(如深綠色蔬菜、鮭魚),減少肌肉發炎
前臂訓練練粗

常見問答QA|前臂訓練疑難全解析

訓練後小臂肌肉痠痛怎麼辦?3招有效緩解

  1. 冰敷10分鐘(急性期)→ 熱敷促進血液循環(慢性期)
  2.  使用按摩球放鬆前臂筋膜
  3.  補充電解質(尤其鉀與鈉),平衡肌肉收縮功能

如何避免「小臂過細」?器材選擇與動作比例

  • 優先選擇啞鈴握力器,而非機械式器材
  • 屈肌與伸肌訓練比例維持2:1(例如:3組彎舉+1.5組反向伸展)

 附錄|前臂訓練英文動作對照表

  • Reverse Wrist Curl → 反向手腕彎舉
  • Plate Pinch → 握片訓練)
  • Zottman Curl 佐特曼彎舉
  • Fat Grip Training 粗握把訓練
伸延閱讀
【馬上分享健康資訊給家人及朋友】